立体农场概念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2014-07-04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环境科学和微生物学教授 迪克森·德波米耶
立体农场的大胆构想最初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环境科学和微生物学教授迪克森·德波米耶(Dickson Despommier) 在2000年提出的,即将农产品、牲畜养殖等农业环节放入到可模拟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多层建筑物中,并通过能源加工处理系统,实现城市粮食与能源的自给自足。该概念倡导在城市中探索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以解决未来城市中粮食供应、资源优化和人类生存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其构造模式完全颠覆了人类几千年来的耕种方式,粮食作物第一次离开其赖以生长的土地,在高楼中成长、收割。立体农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9年“50项最佳发明”、最具特点的十大发明之一。德波米耶宣称它不仅能解决未来的粮食短缺问题,还可以阻止全球变暖,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生活水平,改变人类获取食物和处理废弃物的方式。
在德波米耶的立体农场官网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设计蓝图:采用无土溶液栽培方式,每一层楼都是一片农地,具有高度集成的高效率灌溉系统,所有农作物都在受控制的环境中生长,并使用电子监控来检验是否成熟,全年365天不间断地种植、收割。其能源来源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力涡轮,并且能将不可食用的植物茎须、颗粒加工成燃料。农场底部的污水处理池可以处理城市污水,污水集中处理成碳和水,用来作为蒸汽机发电的原料。被处理提取过的污水经过滤后,还可用于植物灌溉和排放。这样,每栋大楼就可以实现一边生产水果、蔬菜和谷物,一边净化污水,并产生清洁能源。
他说:“就像人们居住的房屋从平房向高楼进化一样,耕地也从田地向楼层化农场发展。在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田的农作物生长环境,使其符合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成熟条件,这是有效扩大农作物生产面积和产量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途径和方法。”
立体农场必须是一个自循环体系,整体就像一棵巨大的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温室气体、排放氧气、净化污水、生产出谷物和蔬菜、有机废料也进行沼气发电。总之,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鲜的食品,还可以净化城市环境,而其本身又不制造任何垃圾。可以实现真正的城市可持续生活:城市废水可以作为灌溉用水重新回收利用,残存的固体废弃物以及不可食用的植物体都可以通过焚烧用来制造驱动涡轮的蒸汽,为农场供电。此外,立体农场内部应是是一种没有污染、没有寄生虫和各类危险细菌的可控环境,可以常年生产农作物、家禽和各种鱼类。
专家们认为,为了最大限度地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立体农场应建在城市里或城市近郊。这样,农作物可以直接利用来自城市的有机垃圾和不含化学物的生活废水,同时,又省却了农作物的贮藏和运输过程,城市居民可以直接吃到新鲜农作物。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